<i id="bcuty"><sub id="bcuty"></sub></i>

<b id="bcuty"></b>

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由業績預告展望醫藥行業2023年的投資主線! 全球頭條

2023-03-04 19:34:25    來源:小北讀財報

眾所周知,業績對一家公司中長期的投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短期走勢我們總是捉摸不透,但一家企業的價值終歸會因為業績表現而反映出來;


(相關資料圖)

比如說年度業績,它一方面可以給企業的價格糾偏,另一方面其對未來預測的指向性也非常重要。

現如今,已經有企業開始發布2022年年報了,但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年報業績會在3月中旬~4月底發布,1月份發布的業績預告反而可以供我們參考。

醫藥行業為例,不同企業、不同賽道展示出不同的業績預告,是否可以明確今年的投資主線?

1、化學制藥行業

化學制藥行業發布業績預告的企業不少,而且凈利潤大幅上升的企業占到了很大一部分,以凈利潤排名前十的企業為例,十家企業中僅有一家公司2022年凈利潤是同比減少的。

通過它們凈利潤變化的原因,我們可以找到行業發展的共性,從而判斷化學制藥行業今年的景氣度。

首先看一下浙江醫藥業績下滑的原因,由公告可知,公司主導產品維生素E、維生素A銷量下滑,且維生素A價格下降幅度較大,同時能源價格、工業原料成本上升是主要原因;

而考慮到維生素市場的充分競爭情況以及能源價格上漲的不可逆性,我們或需要對浙江醫藥以及大宗原料藥未來的投資持更為謹慎的態度。

不過,對于原料藥企業來說,特色/功能性原料藥以及向CDMO業務轉型或仍有機會。

除此之外,化學制劑企業業績增長的例子較多,雖然不同企業業績增長的原因有明顯不同,而且還受到一些不可持續性因素的影響,但它們幾乎沒有提到集采原因,當然也沒有受到集采的不利影響。集采在化學制劑行業的拐點預期增強,且麻醉藥領域也展示出來的較強的抗集采風險能力。

對于化學制劑企業來說,未來拓展創新產品或新市場的企業仍有想象空間,未來將是強者恒強的發展趨勢。

2、醫療器械行業

醫療器械行業今年發布業績向好預告的企業更多,以體外診斷企業為主,而對于它們來說,業績增長和新冠核酸、抗原檢測等需求增長相關,或不具備增長持續性。

我們主要看一下醫療器械行業的其他細分賽道,包括醫療耗材和醫療設備企業,仍然以凈利潤排名列出10家上市公司。

總的來看,相比于體外診斷企業甚至化學制藥企業,醫療耗材、醫療設備企業2022年整體表現一般,凈利潤較高的兩家醫療耗材企業其實還受到新冠疫情的不利影響。但對于它們來說,2023年或出現經營狀況回暖。

除此之外,需要警惕和新冠期間相關需求增長有關的醫療設備企業,醫療設備和醫療耗材企業的國產替代趨勢更值得關注。

3、中藥行業

中藥企業2022年業績表現各異,以中藥企業不易形成品牌護城河為核心原因,所以是最沒有發展共性的一個行業,唯一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因為新冠藥需求增長導致的相關中藥需求增加,這部分藥物銷售預期并不樂觀。

對于業績增長好的中藥企業,需要關注其核心競爭力是否真正提高。這周行研提到了下圖中的幾家中藥企業,大家可以看一下。

4、生物制品行業

生物制品行業企業相對不多,所以發布業績預告的企業中凈利潤超過1億元的僅有8家企業,其中三個細分行業對比,其他生物制品企業更值得關注。

疫苗行業發布業績預告的企業僅有一家,卻受到大品種疫苗陷入增長天花板以及迭代的困境;

血液制品企業業績增長則主要是后疫情回暖表現,但血液制品本身行業格局較為穩定,成長性一直是軟肋。

但其他生物制品還有很多細分領域,并不是說所有的企業都值得關注,不受集采風險以及新冠需求影響的賽道、盈利能力較高的賽道或仍有較大成長空間。

5、醫療服務行業

醫療服務行業主要有三個細分賽道,其中受爭議較大的是醫療研發外包行業,它們的業績雖然普遍表現突出,但預期已經提前下降了,當前估值低或需要等待業績的進一步驗證;

除此之外,診斷服務行業受前期新冠需求增長影響,業績表現不太穩定,此影響預計仍有持續性;

醫院也屬于醫療服務行業,但發布業績預告的企業不多,我們比較耳熟能詳的眼科醫院和口腔醫院還受到了疫情的影響。醫院的商業模式以及后疫情修復表現值得關注。

6、醫藥商業行業

因為盈利水平有限,醫藥商業即使藥店在醫藥行業的表現并不突出,而且沒有太多預料之外的東西,唯一值得關注的便是藥店的并購以及其盈利能力的改善。

7、做個總結

我們都知道,在選擇公司之前,選擇一個好行業或好賽道尤為重要,行業的選擇可能決定了我們80%的成功率,所以行業分析的重要程度可想而知。

今天我們以醫藥行業的6個細分行業為例,通過了解發布業績預告的企業的形式,獲得行業現在的發展狀況并對其未來發展進行展望。

總的來看,我認為醫藥行業今年的投資主線或主要集中在化學制劑行業和醫療耗材行業,前者展現出來的“后集采”增量空間超出預期,后者則面臨著較長期的國產替代趨勢;

但其他細分賽道要么缺乏共性,要么發展還不太確定,需要結合個股進行分析,目前來看中藥行業、其他生物制品中有不少可以值得關注的企業;

除此之外,疫苗企業、醫療研發外包企業可能將面臨發展拐點,還有醫藥不少行業發展受疫情期間需求增長影響預期呈減弱趨勢,當然后疫情經營改善的企業也會面臨一定不確定性。

關鍵詞: 生物制品 醫療設備 盈利能力

相關閱讀

巨胸护士在线播放视频二区

<i id="bcuty"><sub id="bcuty"></sub></i>

<b id="bcuty"></b>